周新民: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
近日,市長孫道軍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重點領域信訪問題處置情況匯報。孫道軍在講話中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所想所憂所盼,突出問題導向,敢于直接面對,善于解決難題,依法依規有序妥善化解信訪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沖著問題謀,針對難處干,發現并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事,讓黨心民心情暖交融。
最近《人民日報》報道了天津市委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并列出10項重點急需解決的問題,如群眾反映的辦證難、停車難、出行難等,充分運用信息平臺,建立群眾“下單”,區、街道、社區“辦單”的工作機制,大大簡便了群眾信訪程序。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各級領導干部走訪群眾300多萬次,收集問題6萬多條,已解決5.8萬條,90%的群眾訴求得到解決或是取得階段進展,天津市民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大大增強。天津市的做法無疑對各地的民生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根據我市群眾長期信訪、重復信訪,至今尚未得到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需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按照孫市長的要求,攻堅克難,積極妥善解決。
一是努力解決群眾辦理不動產證難的問題。我市部分樓盤出現辦證難的問題由來已久,原因錯綜復雜,多數是因為開發商長期拖欠稅費和土地出讓金、欠債久拖未還。但千錯萬錯不是老百姓的錯,不能讓無辜的老百姓去買單。例如仁和橋旁邊的“盛世人合”小區、交通路的“地富”小區,這兩個小區有還建戶54家、購房業主300多家,從售樓至今有近十個年頭,一直辦不了不動產權證,有的業主臨死也未能看到自己的房產證,令人唏噓。這是一個帶共性的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二是解決企業退休老人醫保門診費不到位的問題。早期企業改制時,我市規定企業一批退休人員醫保門診費每人每月15元,全年180元。時間過去了20年,門診費一分錢未漲過。到了2021年四季度,每月15元的門診費還停發了,據說是現在的醫保費直接上繳到省,因省里沒有這么低的標準,收費平臺不接收這一群體的醫保費。由此可見,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的醫保費太低了,每月15元的門診費還不夠買一瓶降壓藥。能否將這些企業退休老人的門診費提高一些?
三是解決學生九年義務教育期間讀書貴的問題。最近,7所私立學校秋季新生入學收費標準出爐,仔細一看,把人嚇得目瞪口呆,某校初中新生入學費49800元,有的學校如果從小學入學算起到初中畢業,九年義務教育期間累計需要幾十萬元,普通打工階層、農民家庭如何負擔得起?因此,我們要興辦更多的公立學校,更好地配置公辦學校資源,千方百計減輕群眾負擔,用情用力為老百姓解決好“急難愁盼”事,讓廣大市民過得開心、活得舒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