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魁:讓紅旗渠精神煥發時代風采
10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依次參觀了“千年旱魔,世代抗爭”“紅旗引領,創造奇跡”“英雄人民,太行豐碑”“山河巨變,實現夢想”“繼往開來,精神永恒”等展覽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洞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紅旗渠精神永在。
紅旗渠流淌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干精神。實干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質。上世紀60年代,10萬英雄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逢山鑿洞、遇溝架橋,頂酷暑、戰嚴寒,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削平1250個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譽為“新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跡”。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行人之所不能行,就是因為他們始終保持埋頭苦干、攻堅克難,最終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紅旗渠浸潤著“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林縣的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奉獻在前,吃苦在前。他們不僅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更是走在前頭、干在前頭。分工時,領導干部先試驗,再給群眾定指標,干部推進一米,群眾定八分;領配給糧時,群眾分兩斤,干部只分一斤半,后來群眾分一斤二兩,干部只分八兩。當時,林縣百姓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干部能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干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正是由于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模范帶頭作用,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干群連心,其利斷金,終于在1969年建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折射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凹热挥薰芤粕?,我們修渠有何難,立下愚公移山志,決心劈開太行山?!碑斈?,在糧食緊張、物資短缺、技術設備條件落后的極端艱苦情況下,林縣人民喊出了蕩氣回腸的豪邁口號。面對重重困難,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發揚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與天斗,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斗,始終斗志昂揚?!八{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絨氈,高山為咱站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就是他們修紅旗渠時真實的生活寫照。正是因為他們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才創造了紅旗渠這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苯裉?,偉大事業呼喚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我們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以“清晨之問、靜夜之思,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工作狀態,讓紅旗渠精神煥發時代風采,彰顯時代價值,為我市早日“挺進五十強、創成文明城、建設示范區”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