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峰:讓“寬容”成為每個人最優雅的習慣
國際寬容日是根據1996年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第51/95號決議》決定的于每年的11月16日舉辦的國際性節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國際寬容日的目的在于強調在多元化社會里,應通過普及寬容方面的教育,使人們和諧、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人的社會屬性,注定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身處各種關系之中。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和諧美好的氛圍之中,這是人類的共同理想。如何達到這種境界,這就需要寬容。
寬容意思是:人寬宏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寬容,是人生前行的一張通行證;寬容,是幸福微笑的一包催化劑;寬容,是和諧相處的充分條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貴在寬容。寬容不但可以改善自己與社會的關系,還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與升華,更可以使我們的團隊更強、對外形象更好。
寬容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寬容的經典故事,屢見不鮮。如在戰國時期,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讓他的身份地位高升,從一個“門客”而與廉頗“同列”。以致招來大將廉頗的不滿,還企圖羞辱藺相如一番。而藺相如卻以寬容待他,使廉頗終于負荊請罪,成就“將相和”的千古佳話,并合二人之力,保全了趙國。試想一下,假如兩人互不相讓,堅持針鋒相對,后果又會怎樣呢?大概為秦所滅了吧!這種相互寬容的作風,多么難能可貴??!
其實,寬容還要求我們在遇到不順心不愉快的事情時更要保持一分冷靜。情緒激動、大吵大鬧甚至肢體沖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管子》曰:“善人者,人亦善之?!碧K聯作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句暖心話,比謾罵更溫暖人心。寬容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的多?!逼诖蠹視r時帶上“寬容”、刻刻體現“寬容”,讓“寬容”真正成為每個人最優雅的習慣,讓“寬容”的價值觀扎根于每個人的思想和靈魂深處。
你我學會寬容,快樂將與之相伴!你若寬容以待,世界便春暖花開!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